刺杀的事情发生在“故绛”附近距离“黄父”有点远。
智瑶只是下达了命令相关的后续需要等待汇报。他最近比较纠结不知道是从文学开始搞还是从物理角度着手。
后来一再考虑他觉得文学可以先往后放一放要不然年龄太小写什么都不合适。
很现实的因素使然才几岁的人儿写出的东西不被重视也就那样一旦引起轰动一定是某个人或一个群体在背后代笔谁相信一个十岁左右的人能够达到那种高度呢?
更为现实的是什么成就都需要人生阅历积累尤其是在写一些著作方面。
当文抄公自己明明很年轻偏偏写书四五十年阅历才有的文章外人不集体降智的话怎么都圆不过去的。
智瑶不在群山继续逗留安排妥当之后就往“新田”赶路。
路途中没有什么可说无非就是一再见到乱象大批小规模因为没有足够武力自保被灭其余大贵族、中等贵族的某处“邦”遭到荼毒。
“各家互有攻伐龌蹉着实不断。”程朔说道。
这个是必然的事情太多败兵在流窜肯定是给了一些胆大妄为的人机会他们会带上自家的私军进行伪装趁机干一些壮大家族的事业。
中等贵族在对小贵族下手乃至于伪装之后去侵袭大贵族的封地引起的效应就比较现实逼得小贵族寻找大贵族或中等贵族投靠中等贵族遭到大贵族的打击去找其他大贵族依附晋国内部的洗牌以这种方式不断进行着。
这一次智氏、赵氏、魏氏和韩氏很有默契互相之间避免争斗乃至于陪着逼迫其他贵族向某个合作对象靠拢一时间各自的补血进行得很迅速。
“祖中行氏可有举动?”智瑶回到‘新田’第一时间找到了智跞先问安。
现在中行寅应该是悔得肠子都青了干出要直接攻击国君的行动以至于遭到了最严重的定性。
他们和范氏先被定义叛逆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赵氏身上过然而赵氏一点反应都没有来得及做就被灭得只剩下一个赵武了。
发生“下宫之乱”时赵朔的儿子赵武是得到赵庄姬的庇护而赵庄姬庇护是得到晋景公的允许原因当然是赵武身上有晋国公室的血脉并且还与当代国君的血缘关系很近。
范氏并不是晋国公族的出身他们从士燮这一代低调到士匄这一代随后的一家之主就彻底飘了。
荀氏跟晋国公族有血缘关系只是早就出了五服。中行氏发达起来是在中行吴这一代到了中行寅明显是选错了盟友。
因为诸多原因有晋国国君再也无法把控政局的因素同时也是赵氏对灭掉范氏和中行氏的决心太坚定很明显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是很难得以保存的。
那是体现在智跞都愿意让梁婴父接管中行氏的前提下赵鞅依旧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魏侈也不希望范氏和中行氏能够得存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的韩不信只能随大流再加上智跞本身不坚定范氏和中行氏在晋国除名明显是无法逆转了。
智跞没有回答智瑶就是答案。
“中军佐今次出兵多寡?”智瑶又问道。
智跞轻声说道:“一‘军’之数。另有魏氏四‘师’韩氏三‘师’。”
有一个问题智瑶必须问清楚道:“如今二卿位空悬可曾商议由何人递补?”
智跞说道:“君上已下令召回狐氏。”
国君怎么还紧咬着让狐氏递补卿位的事情不放呢?这个就要提到智跞适当地表示出了支持了连带魏氏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真正明确表示反对的是赵鞅与韩不信。
现在的情况是国君有很强意愿智跞支持赵鞅和韩不信反对魏侈暂时没有表露态度。
要是以身份地位而言哪怕赵鞅和韩不信反对有智跞和国君站到同一立场算是优势不确定因素则是魏侈的态度。
智跞笑呵呵地问道:“瑶你以为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