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中下怀(第1/2页)  盛唐再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皇宫出来,韦仁实暗暗松了一口气。

    老实说,第一次入宫单独面见皇帝,韦仁实心里也没有数。

    不过就眼下的结果来看,似乎也还可以。

    至于崇文馆

    唐代中央官学除国子监所属的六个学馆——国子学c太学c四门学c律学c书学和算学——以外,还有分别隶属于门下省的弘文馆,和隶属于东宫的崇文馆。

    弘文馆和崇文馆都有“掌教授学生等业”的职能,也都是只有贵胄高官子弟才有资格入学进入其中的。

    弘文c崇文两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代最高级别的贵胃学校。两馆地位崇重c地处禁中,不近学士具有教育与政治参议的双重性质,且里面的学子将来的政治身份和地位也会有所不同。

    两馆是唐代政治环境下的产物,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为东宫学馆。这便直接决定了两馆学士及学子在唐代政治中的不同作用。

    弘文c崇文两馆因地位崇高,故而招生名额非常少,招生资格也相当严格。两馆虽各有所属,但其招生标准的“资荫全高”是一致的,招生条件合为一体的表现是“补弘文c崇文学生例”。

    两馆学子,主要从京官三品勋贤子孙中选拨。唐前期,两馆学子享有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待遇,比方说生徒可免课役,由学馆供应食宿,可以朝谒皇帝,以及入仕与科举的优待等。

    两馆招收与培养贵胃子弟,以照顾当朝高官,展示皇恩与殊荣,来巩固统治集团的稳定。

    甚至还有“弘文崇文生举”的科举特殊规定,来专门给予两馆学子便利。

    唐前期,两馆学子最初依靠门荫入仕,进入两馆后,两馆学子在馆学卒业之时,要求是比较低的。两馆学子参加科举考试,有单独的命题和“简试”及第的优待。虽然其后多有变化,但这种优待是一直都有的。

    不过,眼下崇文馆的地位早已经一落千丈。

    唐朝前期,鉴于隋及唐初皇位继承不稳定的教训,皇帝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培养好接班人的结果。

    因此对传统的长子继承比较重视,给予太子权力,加强东宫力量。然而太子总令皇帝失望,人主之喜好又难以琢磨,因此立储废储之事时有发生。

    皇权之争夺异常激烈,结果总不能避免流血的宫廷政变。

    到了唐玄宗时期,一改以往做法,反其道行之,转而削弱储权。

    太子一般不住在东宫,而是随皇帝居住于别院。

    此后,为储君服务的崇文馆也随之地位一落千丈。

    玄宗时,唐代东宫官由辅弼两宫,开始向遵从于皇权的趋势而发展。玄宗为诸王时,在姚c宋等僚属的辅佐下夺得皇帝之位,因此其格外注意限制太子与崇文馆学士过于密切的关系。

    到了晚唐,更是诸帝王多不置储,专权的大宦官常在皇帝临终前扶立新君。

    因此东宫势力更加衰败,崇文馆的地位转变可想而知。

    眼下虽然还没有到晚唐那种地步,但是崇文馆的实际地位,已经绝不能跟弘文馆比了。

    所以让韦仁实进入崇文馆,还真不是甚么多好的奖赏。

    进入弘文馆,才是皇帝彰显宠信与厚望的标志。

    不过,去崇文馆而不去弘文馆,于旁人来说,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这意味着皇帝只是随便封赏一下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关照。

    但是对于韦仁实来说,却是正中下怀。

    因为不论何时,不论崇文馆再怎么衰落,都改变不了它是为了储君服务的事实。

    既然是为储君服务,那就算是崇文馆的地位不再,东宫再怎么失去以往的权力,它也还是东宫的学馆。

    既然是东宫的学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