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英、智林、豫让、籍秦。
同时也是在今天智开终于如愿以偿能够亲身投入到与敌的争锋之中也许还有机会率军冲阵。
从智瑶的安排能看出一点分明就是一种以老带新的方式。
原国虽然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不少中高层的年龄却是大了一些针对新一辈的培养要趁早免得老人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弄出了青黄不接的状况。
本来智氏的情况会更好一些比如有着不少孔子门徒。
奈何期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仅有三成左右的孔子门徒选择留在原国其余都收拾细软离开了。
离开的人之中包括子路、子贡、子游、子夏他们不是回到故乡继续做学问便是选择投效其他诸侯。
仅是子路和子贡的离开就显得比较可惜要不然智瑶还是很希望子路继续在军队发光发热子贡能够在内政上有所发挥哪怕是子游或子夏也能为原国的艺术做到贡献。
很早之前晋国就开始走军果主义路线一切奔着为军事做贡献的出发点哪可能会有什么文化氛围呢?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文化荒漠不是秦国其实是晋国。
只是说起来晋国从来没有压制商业发展来着。这一点有别于秦国。
非常值得智瑶欣慰的是宰予留了下来。
不受到孔子待见的宰予着实不是什么众门徒之耻纯粹是以前的鲁国和孔子没有给宰予发挥才能的舞台罢了。
极其能言善道的宰予在原国受到重用不止活跃在各个邦交的舞台并且还担负起了原国思想建设的重任。
智瑶想要改朝换代仅仅是凭借武力强横造就的也只是一时勉强的宇内混一思想的传播这一条路线必然是要建设起来的!
当前宰予带着自己的属僚活跃于原国各地他们在当地官员的配合下宣讲战乱带来的苦楚向原国人述说他们有结束战乱的使命。
对于使命这一点晋地的人早早就被教导过他们基本上早有结束战乱的使命感。
宰予等人的任务比较细他们需要在原国人本有的使命感中加入一些新的东西也就是智瑶鼓捣出来的“天命论”。
说得直白一些原国人有义务带上同文同种的所有人过上幸福生活再将诸夏的文明之光照耀到那些蛮荒之地。
宰予等人的舞台不止在原国内部他们还需要前往列国阐述战乱对人们带来的痛苦传播无论原国人、郑国人、楚国人、越国人等等大家是同文同种的既定事实。
怎么说呢?智瑶有点像是在创造一个“民族”的样子。
而创造“民族”这种事情历史上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嬴姓赵氏没有成功反倒是西汉的小猪大帝办成后来隋帝国的开国之君加强了“汉”这一个民族的存在事实到了明帝国又重塑了一次。
以上那些都是从思想上的认同感入手并不是单纯使用武力去捏出一个“民族”来。
使用武力的手段成就最大也就是创造出一个强横一时的帝国昙花一现之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原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的人后来互相之间仇恨比谁都强。
同文同种再思想上存在认同感哪怕国家灭亡了之后他们依旧会认可同一个民族的事实。
这一套玩法诸夏这边西汉就在玩似乎是到了十八世纪的阶段欧罗巴那边的德意志人才搞明白?俾斯麦光是用这一套游戏规则没怎么费力就让容克老爷们成为了德意志的主人。
反面教材的在南欧铁大帝表示不服。
智瑶要做的事情是双脚走路!
那是因为有秦帝国的前车之鉴使得智瑶万般清楚光是武力强横也只能造就一时唯有补上互相之间的认同感才算是双腿走路。
看看双腿走路之后的诸夏是什么样模样就知道了东亚这边时常能够出现一个强无敌的王朝出现大起大落也能将文化传承不绝地传续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